張四十三是台灣獨立音樂的重要推手

他如此分析遍地開花的台灣音樂:

「獨立品牌從無到有,慢慢做出來,讓創作人知道不需要透過大公司發唱片,創作人的心態變得更自由」

資訊豐富,受眾不再仰賴電視台,得以尋找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,也令音樂生態更平衡

「現在的樂迷是分眾的,有些人喜歡indie,有些喜歡rock and roll、jazz」

全部都有,所以現在台灣的市場,百花齊放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

 

港商業掛帥 民間難發力

其實香港理應也受惠於這些現象,可惜商業掛帥,行業的潛規則太多

某些唱片公司獨大,亦令到即使尚存着一口真氣,希望在主流音樂打出一片天的有心人,變得有心無力

於是香港的主流樂壇,變得人人都一樣(甚至是眼睛鼻子)

小眾的一群更不用說,龔志成在藝術中心門外推動的《開放音樂》

有屬於我們的都市情歌,如頹廢的小機場、異軍突起的觸執毛、草根的聲音迷你噪音、街頭賣唱的黃靖、迷巧電子的蔡世豪、唐小燕的南音等

一樣多元好玩,但只有民間發力實在吃力,想辦法令他們得到更多曝光和支持,才能將主流以外的價值、思想與態度表達

未來的文化局,會是值得期待的嗎?

「台灣月」令人羨慕,想像有天,文化中心的廣場會有我們的音樂祭、「香港月」。

 

 

新聞來源:【明報專訊】

arrow
arrow

    iCD銀河愛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